音响还原的是录音,不是现场

长久以来大家心里一直有一个默认的观点,那就是hifi回放设备的最终奥义或者说终极追求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现场,包括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作为我玩器材三观的一个基础或者说我把这条当作定理来看待。

回放设备最直接要还原的是录音,不是现场。

很多人总喜欢对着设备各种还原现场,虽然我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和现场过不去,但是确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回放设备最直接还原的不是现场,是录音,为什么录音这一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我也思考了很久。

大概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本身很多烧友想问题就没有想周全,对于电声回放系统从源头到自己耳朵听到的全部过程没有大局上的认识,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了回放器材上,对录音相关知识和重要性的了解不足;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那就是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录音环节的可操作性与选择性并不大,基本上录音的细节等等也没有机会干预,都是有啥听啥,如果和回放系统一样折腾,大概就会出现你把柏林爱乐拖你家先录一遍,我听完以后不满意,于是又拖我家换了几根信号线又录了一遍,每天散步的时候碰见熟人大概话题就是“老王,我那套系统,把幻象电源换了,你有空自己带俩熟悉的歌手来试试”…...

虽然对于绝大部分玩家来说,在录音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办法来干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录音和回放作为一个相互关联又互为逆过程的环节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事实上很多生产回放设备的公司同时也开发生产录音器材甚至是靠这个起家的)

说起录音,一点也不比回放简单或者学问少,整套的录音系统一样很复杂而且影响因素繁多,所以在听众听到耳朵里之前,第一次与现场的偏差,而且是产生过程中玩家基本没法干预的偏差就在录音这个环节中产生了。

于是如果要强行让回放设备还原现场,除去回放系统中本身就存在的技术难题,引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来比喻,如果说现场是原函数,录音把他积了,你要想还原回去,回放设备就得把他再微一次,但是就像上文所说的一样,录音过程中影响因素也多的可怕,不同档次的录音机,线材,麦克风,电源,后期的处理,压碟甚至麦克风等等都会对录音造成影响,你要想归纳出类似于数学定理中那种简单明了的一般性规律或者处理方法显然不切实际。

推荐阅读:

一、刘汉盛:音响迷不要落入自我催眠中

二、为什么说古典音乐是音响的试金石

三、白岩松谈音乐:我听了20年古典乐,依旧听不懂

四、为什么要多听古典音乐?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五、《交响乐的历史》——BBC恢弘经典纪录片完整版

六、别让音响器材“烧”了脑袋!

七、古典音乐唱片厂牌大全,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八、欧洲古典音乐何以兴盛?这里告诉你

九、世界十大钢琴名曲,古典优雅,你听过几首?

十、20分钟听遍世界首古典名曲,秒秒都是经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