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卷首语:公益是什么,是让更多人知道公益,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人性回归,是激发受助者去追求,是为真公益打通良心的快车道,是行动者的热烈号角,是城市文明的善良基因,是媒体人的铁肩道义。掌上春城借助云南昆明网络公益征集,将发掘报道一批感人至深的公益故事,以求为云南公益事业贡献微薄之力。戳我:和小掌听听他们的故事

掌上春城讯今天,一起来听听昆明云纺图书城里这个“特殊”艺术团的故事:

在昆明云纺图书城里藏着这么一家特别的书屋,书架上密密麻麻地塞着医疗、科普、文化、杂志各类丛书,但书里却没有一个字;本该是安静的书屋里,却时常传出歌唱、二胡、手鼓的声音。这间书屋叫做新经爱盲友智能书屋,由蒲公英社会综合服务中心的公益团体和新经爱书店合力打造,为盲人开辟了一个专属他们的“彩色世界”。今年3月,蒲公英艺术团在这里成立,盲友们经常汇聚在此,打着手鼓唱着歌,用志愿者秦利菲的话说:“他们的歌声发自灵魂深处,虽然他们的世界是黑色的,但他们用音乐描绘出了自己心中的颜色,歌声是那样纯粹干净,直击人心!”

7月25日,掌上春城记者来到了新经爱盲友智能书屋,刚上到二楼,就看到一条长长的盲道延伸至书屋门口,盲道用黄色的盲道砖铺成,非常显眼,走上去明显能感觉到盲道凸起的纹路。还没走进书屋,一阵手鼓声便传了出来,鼓声阵阵,节奏欢快。记者寻声而进才发现,原来是一群盲友跟着手鼓老师正在练习。

盲人夫妻用心意温暖志愿者

昆明这几天的天气时常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滑的路面对盲友们的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但丝毫影响不到他们对歌唱的热情,盲友们非常珍惜艺术团的每一次课程和排练,他们的恒心有时甚至超越了一般人,就算是雨天,也阻挡不了他们来书屋练习的脚步。“合唱团的排练几乎是站着完成的,非常辛苦。”服务中心理事长马宏翔回忆,团里一位80多岁的老大妈从未缺席过活动,并且还坚持站着完成排练,“我们志愿者看着老大妈年纪大了,怕她站不动,搬来凳子给她坐。可老大妈拒绝了志愿者的好意,她认为大家都能坚持,自己也可以,不想因为自己的特殊,影响到合唱团的排练。

“帮助别人是会上瘾的,我想一辈子帮助别人,接下来还要考社工证。”志愿者秦利菲去年大学毕业,瘦瘦小小的她,留着干净干练的短发,显得格外精神。她是书屋的专职志愿者,说起自己的工作时,她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表情,她的手机上还挂着盲友亲手制作送她的小挂件,手机里存着的也全是志愿服务中的“美好时光”。原本性格内向的盲友在大家的陪伴下放声歌唱,要去参加比赛的盲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每一件事对秦利菲来说都是志愿工作带给她的幸福。

盲人行动不便,来一次书屋不容易,有一对年迈的盲人老夫妻,每次去书屋时秦利菲都会去到他们家里接,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老夫妻总会寻求她的帮助,小秦从不推脱。有一次,小秦早上来接两位老人的时候,发现他们竟给她准备了早点,小秦说:“可能是我无意间提到了,自己起太早还没吃早点,有点低血糖。”从那天以后,两位老人每次都要给小秦准备早点,生怕这个年轻人不吃早餐,把身体搞坏了。“还有一次,我在家门口看到一个装满糖的袋子,后来一问,是两位老人担心我低血糖,每次去做客攒下来给我的。”小秦说,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音乐大咖不计报酬志愿为盲人授课

为盲人授课的音乐老师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得知的这里。老师们自己找到书屋志愿教盲友们唱歌、打手鼓、弹电子琴等,每一位老师在擅长领域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头。这里头就包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施贝老师,现在是聂耳合唱团的指挥老师,她年纪不大,每次都很认真地教盲友们唱歌,帮盲友们指挥,从不爽约,也不求回报。

在书屋内,纪宏江拿着二胡要给记者拉上一曲,“我13岁之前和你们一样,也能看到这个世界,还能骑自行车。”他告诉记者,由于小时候得了青光眼,3次手术后就失明了。“失明后,我在沉痛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当时只有音乐能唤醒自己,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那时候很喜欢听爷爷拉二胡,渐渐地爷爷成了自己的二胡启蒙老师,长大了又拜了名师,就这样与二胡结缘了23年。”他动情的说道:“我想让二胡在云南得到更大地推广,也想把音乐给我的快乐,带给和我一样身体有残疾的人。”纪宏江的二胡技艺高超,被称为云南的“阿炳”,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表演。在书屋里,纪宏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虽然看不见,却用耳朵感受着世界。

“这儿的老师负责到令我感动”,马宏翔告诉记者,这些老师有时候宁可“丢下”家里的事,也不愿意“失约”一次合唱团的排练。据马宏翔回忆,有一次,有位老师的老父亲生病在床,他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排练,坚持带大家把合唱歌曲练完了,才赶回家里照顾老父亲,排练期间老父亲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希望他能赶回去,他说:“练完就回去”。

盲人们用“隐形的翅膀”撑起生活

书屋里歌声阵阵,书屋隔壁是给孩子们辅导课外活动的培训课堂,以及进行图书贩售和批发的新经爱书店。“书屋的运营费用每个月都在万元左右,目前全是靠着培训班和书店的收入撑起。”马宏翔介绍,通过经营支撑公益的方式,书屋目前已经能稳中求进,并且预备扩大规模为盲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这种帮助不只局限于心灵的支持,更有生活上的扶助。

除了提供盲文书籍阅读,志愿者们还会主动教盲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内的读屏、语音、手机导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