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你偶尔还会听收音机吗
随着科技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你晚上的娱乐方式是什么?不少人会回答:看电视、上网、看电影、KTV……然而,在上世纪60、70年代,不少人最大的娱乐方式便是静静聆听收音机。
当下:
听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少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听收音机?!”为了解有多少市民仍在使用收音机,记者随机对我市22名市民进行了调查,不少市民表示,已很久没听过收音机,而不少95后更表示从未认真听过收音机。其中仍把收音机作为重要娱乐方式的是66岁的退休干部陈叔。
“以前初中的时候很喜欢听,高中用上了手机,可玩的东西多了,后来都没有听过了。”今年28岁的上班族小刘告诉记者,平时工作比较忙,下了班不是和朋友出去放松,就是在家看电视剧和电影。“相对比收音机电台,电视剧和电影传递画面更有吸引力。”
今年正在上高二的小颖则告诉记者,家里确实有一台老牌的收音机,那是爷爷的最爱,自己却很少细听。“感觉收音机播放的无非是歌曲和医疗广告,没太多吸引力。”小颖说,不仅自己很少听收音机,身边的同学也极少有人会使用收音机。自己用的手机就有MP3、MP4功能,不仅可以存放大量音乐和视频,还可以随时上网,听歌看视频都可以自行选择,很是方便,没必要再去听收音机。
回忆:
电波传递的是一种“慢生活”
那时候,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晚上做完作业和爸爸一起听收音机,没有网络,电视不普及,遇到了重大事件,大家聚在单位一起听收音机。”80后网友柯石告诉记者,媒体较单一的时候,基本上只有广播、电视和报纸三种,广播一直排在首位,收音机在某些时候要比电视重要。与当前信息快速传播时代相比,收音机电波传递的是一种让人怀念的“慢生活”。
“记得10岁那年的一天,第一次见到收音机的惊喜仍让我难以忘记,放学回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出一阵很美妙的歌声。找遍家里都没有人,最后才发现声音是从一个‘黑匣子’里传出来的,后来才知道是收音机。”市民陈叔至今仍保留听收音机的习惯。“那时候最爱听的是评书艺术家单田芳的《呼延庆打擂》、《三国演义》,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岳飞传》等,这些风云激荡的历史对我后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陈叔说。
记者走访发现,不仅是70后、80后市民怀念听收音机的快乐,不少90后网友也表示,怀念听收音机的愉悦。年出生的网友晓梦告诉记者,中学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舍友深夜一起听电台节目,由于只有一台收音机,通常一对耳塞两个人听。
声音:
收音机成古董电台继续前行
如今,大块头的收音机已销声匿迹,甚至小巧的收音机也不多见,不少手机、MP3等数码设备则集成了收音机功能。“收音机和电台会否消失?”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尽管收音机会渐行渐远,但电波传播的美好不会消失。
80后网友大脸猫表示,尽管现在的娱乐方式丰富多彩,但自己仍十分享受夜晚拧动旋钮搜索电波的快乐。“跟朋友一起玩闹的时候我会突然觉得更加孤独,并且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只有当午夜守着收音机的时候,我才会变得安静、沉静,重新找到安全感,觉得踏实。”
从事网络工作的市民小辉认为,尽管现在听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少,但并不意味着电台会消失。生活在网络世界的现代人,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了,对收音机的依赖相应减少,但收音机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于各种传媒工具而言,收音机不但价格便宜,而且体积小、易携带。
据调查,有超过半数的人习惯用随身听或MP3收听广播。而且收听广播的人数并没有因为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的普及而减少。如今,网络电台及APP电台正悄然兴起,相对比传统的电波电台,网络电台传播更方便,也更便于主持人和听众的交流。
来源:湛江晚报作者:李亚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