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人民的艺术家,感谢你带给我们欢乐
司马迁说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
年赵丽蓉老师突然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网友发现一枚境外网民混入微博,扮演“理性”人士发表言论。
机智的网友用一句“宫廷玉液酒”就识破了他的“间谍”身份。甚至官方媒体也给予肯定打假。也是让人捧腹大笑,但笑着笑着,就哭了。
赵丽蓉老师已经离开我们22年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这么想念她?
出身寒微,冥冥中自有安排
赵丽蓉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的勤快人,所以即便家里有七个孩子,家里也算尚有余产。
年战乱纷飞,军阀割据,无奈之下,赵家选择背井离乡去奉天(沈阳)寻找机会。
年,赵丽蓉出生了,排行老八,因为最小的女儿,父母很是疼爱,遂取名“老爱”。
因为生“老爱”时,赵母年事已高,没有奶,赵丽蓉是靠喝豆浆长大的。
为了女儿,赵父决定做点生意,提升下生活水平,但偏行屋漏雨,做生意积蓄被骗个精光。
赵家人,不得不去给人当佣人,这时有好心人介绍赵父去奉天大观剧院给人梳头,虽然听起来是伺候人的手艺人,但是收入可观,还有打赏。
赵父可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适应一段时间后,梳头的手艺愈发精进,得到“芙蓉花”评剧名角赏识,赵家日子也越来越好。
两家关系好,赵丽蓉的姐姐后来还嫁给了芙蓉花的哥哥,有这层关系,也为日后赵丽蓉学习评剧埋下了伏笔。
童年在剧院中度过,走上评剧之路
父亲在后台工作,赵妈时常抱着“老爱”在剧院后台转悠,芙蓉花第一次见她就说:“这孩子有灵性,能吃这碗饭。”
赵丽蓉一岁时,剧院的演员把她抱上台,充当婴孩角色,没想到她不哭不闹,还咧着嘴乐,自此与评剧结缘。
年赵丽蓉和二哥被送去读书,但是赵丽蓉在学校里坐不住,先生跟赵妈说:
“你的闺女和小子上不了学,他们不务这个,他俩课堂上坐不住,一个跳,一个唱,别的学生也学不好。”
每当想起这段经历,赵丽蓉老师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当年的愚蠢与短视。
9岁时,赵丽蓉就跟随剧院的芙蓉花学习,练习评剧的日常基本功,这一学就是年。
12岁,在芙蓉花的引荐下正式拜打鼓名角马金贵为师,专攻青衣和花旦。
幼年的赵丽蓉没少吃苦,晚年赵丽蓉老师回忆道:
“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起来练功,喊嗓子。夏天就着露水练,冬天是哪儿冷,哪儿有冰窟窿就往哪儿去,因为听说挨着有水的地方吊嗓子可以练出水音来。”
如果说从接触评剧开始算,赵丽蓉的戏龄与她同岁。
得益于从小在剧院长大,赵丽蓉有一双好耳朵,记性好,天生爱琢磨,在她这一段儿戏总能更出彩。
数十年评剧生涯,她不断打磨技艺,谦虚拒绝毛主席的接见
15岁正式担任主角,在张家口“庆丰戏院”演出。
年赵丽蓉被调入评剧院,开始与“评剧皇后”新凤霞开始搭戏。
新凤霞那时,凭借出众的容貌和出色的评剧表演功底是当之无愧的评剧一姐。
赵丽蓉与新凤霞合作四十年,配合相当默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新凤霞曾评论赵丽蓉:
“她演什么都像,不抢戏、不过火、不造作,跟同台演员总是合作得很好,捧着戏走,全心投入。”
4年赵丽蓉与新凤霞合作了《小二黑结婚》,她在里面饰演三仙姑一角。
恰好当时,毛主席看完了电影版的《小二黑结婚》,决定亲自接见几位主演,这是主席对这些艺术工作者的肯定与支持,对于他们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赵丽蓉极力让新凤霞前往,说已经代替她去了。
她推脱自己“文化浅,艺术功底不够还需磨炼”不愿前往。毛主席见到新凤霞还专门提到了三仙姑为什么没来。
新凤霞如实告知,毛主席爽朗一笑:
“没想到这三仙姑还是个谦虚的三仙姑。谦虚使人进步嘛,很好很好。”
赵丽蓉老师对待人民群众的是赤诚的,不为鲜花、掌声迷惑。
表演《杨三姐告状》时,剧院特别邀请真实人物杨三姐来观戏,结束后,老人拉着赵丽蓉的手不放情真意切地说道:
“赵丽蓉我做梦都想见你。在电影里、收音机中多次看到听到你的戏,真的没想到你这样朴实,没有大演员的架子。”
赵丽蓉老师说:“老人家,我和你一样,我也是农民出身,普通人嘛。”
听说老人家要赶火车,赵丽蓉老师,急匆匆给老人家准备了挂面和水果,给老人家送行。
赵丽蓉老师被人喜爱是有原因的,她没有那么动听的话语,但说的每句话都实实在在,让人如沐春风。
生活给予她苦难,她却回之以欢笑
“有谁知道她在台上带给观众欢笑,却在生活中流了多少眼泪。”
年经好友新凤霞介绍,赵丽蓉与当时的戏剧院秘书盛强结婚。
开始,赵家父母是不同意的,首先两家实力差距太悬殊,而且盛强本身还是大学生。
盛强的父亲是清末著名的实业家,书法家盛铎,出身书香门第。
赵家父母怎么看这桩婚事都有点奇大非偶,怕女儿吃亏的赵母坚决不同意。
在盛强的努力下,最终打消了赵家父母的顾虑。
婚后,两人的学识差距没有阻碍两人的交流,反而恩爱有加。
不久后赵丽蓉生下了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7年赵丽蓉怀上第二个孩子,却不想,盛强被抓去天津一家农场改造,赵丽蓉因为身怀有孕躲过一劫。
临行前,赵丽蓉对丈夫保证会照顾好孩子和自己等他回来。
日子叠着日子,赵丽蓉数着日子等着丈夫,不曾想,9年秋去接丈夫时,却只看到了丈夫的墓碑和转交到手上的几件遗物。
祸不单行,不久之后赵丽蓉的大哥出了车祸,不幸身亡,母亲受不了打击,直接瘫痪在床。
这一系列打击,让赵丽蓉悲痛欲绝,几欲崩溃。
为了两个儿子,她强打精神去演出,台上,她演彩旦,俗称丑婆子,带给人们欢乐,一滴泪都不能掉。
她说:“应该与观众平视,不能糊弄观众。”
6岁那年,在大姑姐的百般撮合下,赵丽蓉与丈夫的弟弟盛弘喜结连理。
一开始赵丽蓉也是不同意的,她觉得这事会被戳脊梁骨,不能这么干,但看着两个儿子,还有家人的担心,她还是妥协了。
两人在一起后,赵丽蓉为盛弘生下一个小儿子,取名盛谦。
没过几年,又生下了一个女儿,盛弘夫妇高兴极了,给她取名家欢,寓意全家欢颜的意思。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命运给了她致命一击,她发现女儿不睁眼,反应也迟钝。
原来生小女儿时,赵丽蓉已经42岁,高龄产妇,小女儿先天发育不足,患有脑瘫。
为了救女儿,赵丽蓉和丈夫,带女儿四处求医,花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那时女儿的药费一月就要一百多。
可即便如此,小家欢还是在7岁时夭折了。
人到中年,却又要遭受丧女之痛,让她难以承受。
转眼三个儿子长大了,赵丽蓉和丈夫也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
当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命运再次将她的伤口打开。
赵丽蓉正在忙于评剧外出演出,等她得知消息,丈夫盛弘已经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赵丽蓉悲痛欲绝,几欲昏死过去。
她后来责怪自己说:“如果守在他身边的话,他就不会走了,我对不住他呀!”
痛苦留给自己,欢乐撒向人间
几经坎坷,苦难和暴风雨没有压垮赵丽蓉,她选择用舞台治愈自己的伤痛,直面生活的苦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赵丽蓉也开始尝试跨行做一个斜杠艺术家。
年赵丽蓉第一次“触电”,是出演央视版《西游记》里的呆萌车迟国王后,现在大众想起剧中那个呆萌着摸着孙悟空被砍后毫发无伤的脑袋,呆萌反应,还是忍俊不禁。
年,春晚导演在收到一个非常好的小品剧本《英雄母亲的一天》,在剧本最末有一句:
“如果采用此剧本,请一定要让赵丽蓉老师参演英雄母亲一角。”
年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里听说虚构情节,她说:“那奏是蒙人。”接地气又诙谐。
她的小碎步,一口唐山话,瞬间让我们想到自己的奶奶。
她是朴实的人民艺术家。她一句心太软,是对在外儿孙的惦记与牵挂。
没想到这次跨界演出,非常成功,成为赵丽蓉老师的正式跨界演出。
年赵丽蓉老师演技的自然、浑然天成打动了很多导演。其中谢铁骊执导的《红楼梦》剧组就邀请了赵丽蓉老师出演了刘姥姥。
赵丽蓉老师的刘姥姥,诙谐可爱,仿佛与角色合二为一,当时身为主演的刘晓庆评价赵丽蓉老师:“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演什么像什么。”
赵丽蓉二哥曾经跟她说过:
“一人千面才算好演员,那才叫本事。咱评剧团的大主演喜彩莲都能演泼辣旦,你就不能演?”
此后赵丽蓉老师便用“一人千面”,时刻勉励自己。
赵丽蓉老师被人熟知之后,建议她写自传。
赵丽蓉老师说:“让人记住作品就好,干什么要写书让人记住自己。”
斜杠赵丽蓉老师,戏路全面拓展,成就一代春晚小品王
赵丽蓉老师,晚年评剧退休没想到迎来了事业的高峰,随着观众和导演对赵丽蓉老师演技的肯定和赞同。
年导演黄健中极力邀请赵丽蓉老师参演《过年》中的主演母亲。
《过年》这部电影里云集了李保田、赵丽蓉、葛优、史兰芽、六小龄童、丁嘉丽等一众实力级演员。
导演黄健中后来接受《光荣绽放》节目采访时说:
“这个电影母亲如果不是赵丽蓉老师来演,我就不拍了,一张脸上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同时能映出来的,只有赵丽蓉老师一个。
拍戏时,赵丽蓉老师经常对黄健中老师说的是:“黄导,这个地方不出彩。”
作为中国第一部同期立体声故事片,《过年》获得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赵丽蓉获得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首位拿到A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演员,同时还获得同期“中国电影政府奖”这双料影后桂冠。
赵丽蓉老师听闻此事,还自嘲道:“一说我得奖,把我吓一跳,这叫什么事儿。”
年,她又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年,再次出战春晚,这次的搭档是初出茅庐的巩汉林,出演《妈妈的今天》。
正式开启赵丽蓉与巩汉林的黄金搭档时期。
初见面,巩汉林特别紧张,赵丽蓉老师一句平易近人的:“你就是儿子吧?”彻底让巩汉林放松下来。
《妈妈的一天》里,她为了练习小品里的探戈,她特意找了专业探戈舞老师学习探戈舞。
那句“探戈就是趟着趟着走,三步一蹿两步一回头,五步—下腰,三步一招手,然后你再趟着趟着走。”也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句。
年,《过度包装》赵丽蓉老师头戴耳机,穿着亮片马甲,劲歌热舞后,那段经典的Rap:“春季里开花四五六,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带给我们流行与传统的冲撞后的思考。
最后赵丽蓉老师的单膝下跪,我们以为那是设计的环节,而事实上是因为赵丽蓉老师膝盖剧痛无力支撑。
就是这一跪,让她膝盖严重损伤,只要一弯曲,就会钻心地疼。
下台后,医院接受治疗。
巩汉林后来回忆说:“当场看到这情景,我感觉心都在滴血。”
赵丽蓉老师曾说:“作为一个演员,还要强调的是戏德的问题,因此我特别要求自己上台要认真严肃,要对观众负责。
今天观众热爱我,我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感谢观众同志们的盛情。”
就是凭借对艺术的高要求,对观众认真负责,她完成了一个由评剧演员到小品王的转变。
年,《打工奇遇》,涌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潮词: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看这道菜,群英荟萃,要您老八十,一点都不贵!
过来看一看,亲口尝一尝!吃到嘴里特别地脆!
如果你不相信你尝一块脆不脆。
小品最后,赵丽蓉老师,那遒劲有力的“货真价实”,恰到好处点题。
好多人都以为赵丽蓉老师书法很棒,可谁知道,为了最后这几个字,自小文化程度不高,还不识字的赵丽蓉,为了这几个字,临摹大家这几个字,光报纸就用了几麻袋。
如同她对巩汉林说的:“艺术要讲究,不能将就。”
这是一个演员对自己和观众最真诚的对待方式。
98年赵丽蓉老师收到小品《功夫令》的邀请。
与巩汉林搭档,那句朗朗上口的“卧似一张弓”不由自主引起观众内心对传统文化涌现的豪情。
年,紧张筹备春晚的赵丽蓉老师突然胸口剧痛,甚至咳血,医院检查是肺癌晚期。
那时距离春晚还有十天,儿子们看着为了筹备春晚而努力的母亲,没敢告诉她结果。
他们把抗癌药物的包装拆下来,绑起来送到后天,让工作人员还有巩汉林编瞎话骗她。
巩汉林负责监督赵丽蓉老师吃药。
那句“来是Com,去是Go”当年可是火爆出圈的。最终活跃在我们眼中的奶奶,还是乘风破浪,紧随潮流。
《老将出马》最后,赵丽蓉老师唱《我心永恒》的时候,巩汉林想要伸手搀扶,被赵丽蓉老师一把甩开。
台下的观众叫好声,以为那是设计的包袱,可是那是一个晚辈出于关心忍不住的搀扶,赵丽蓉老师甩开是出于老一辈艺术家对于舞台坚持的操守!
看着母亲逗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赵丽蓉的儿子在电视机前抱头痛哭。
小品结束,赵丽蓉老师对观众的致谢,告别,我们那时还不知,那是一位人民艺术家,在舞台上对观众最真挚的告别,那一别竟是永别。
一个演员让人喜欢并不难,难的是没人不喜欢。
她曾说:“我要到老了,你可千万要给我藏起来,这世上没有赵丽蓉,那才好呢。我这形象在人家心目中老是好的形象,老是好的一面,老是特别健康的,一个活泼的赵丽蓉。”
过完年她的儿子才敢告诉她实情。
赵丽蓉奶奶很镇定,仿佛早就料到,因为排练《老将出马》时,她靠打止痛针才能有力气排练。
在最后,赵丽蓉奶奶,挑选了最漂亮的照片当遗照。
亲自动手缝了寿衣,还给自己配了白色袜子和一双好看的意大利皮鞋。
她亲自设计了自己的葬礼,因为早年拍过《孝子贤孙伺候着》,就参了电影片段。
她最后说:“我本来就是个老百姓,平凡降临到这个世上,也要平凡地离开世间,不为名利,只为平安喜乐,吃饱穿暖就足以。”
年7月17日,家人给赵丽蓉老师擦洗了全身,在家人的陪伴下,赵丽蓉老师安然离去。
送别会那天,有三万多民众自发送赵丽蓉老师最后一程。
他们高举着条幅,目送着灵车,一直送到八宝山。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她是人民的艺术家。
就像牛群给赵丽蓉老师拍得一张照片,背面的话:
“一个演员让人喜欢并不难,难的是没人不喜欢。”
再也没有赵丽蓉老师的春晚缺了点什么,那会没有炒冷饭,赵丽蓉老师爆出的经典,句句潮流。
致敬人民的艺术家——赵丽蓉先生!
我时常想起那句:“我的名字叫赵丽蓉”。
不由自主接下一句:“我的英文名字也叫赵丽蓉。”
参考信源
1..2.12“小品王”的笑泪人生:青年丧夫,中年丧女,60岁上春晚爆红.凤凰网资讯
2..7.17赵丽蓉逝世21周年,她是“春晚女神”,还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羊城派
..7.17赵丽蓉离世21周年,老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探戈、武术,带给人民欢乐的她罹患癌症,去世时只剩5公斤.人民资讯
4..12.24赵丽蓉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东方网
5.百度百科、知乎、搜狐网、腾讯网、优酷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