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技巧是什么从哪里来

白癜风复发扩散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8020.html

《世界十大学习方法》之费曼技巧-1

费曼技巧是什么?从哪里来?

生产的产品不质检可以吗?学习的知识不检测是否学会对吗(如图1-1所示)?

图1-1产品的质检

费曼技巧一个核心作用就是检测哪些知识没有学会,然后你就可以集中力量来弥补这些知识。如同质检找到不合格产品一样。

将精力用于已会的知识就是浪费时间,不会增加成果;将精力用于不会的知识才能增加成果。用管理学的话说就是:将力量用于可以产生价值的地方。更进一步的,将力量用于可以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

摘要:费曼技巧的步骤为:

1)选择一个概念;

2)向小白讲述(使用简化和类比的方法);

3)卡壳回头学习。

费曼技巧的本质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通过向小白讲述来找到自己所学和学会之间的差距,然后学习来弥补差距来完成知识学习的闭环。费曼技巧还使用了降低问题难度方法中的一种:类比。

用2句诗来概括,就是:

费曼技巧教小白,查缺补漏学起来。

学习最常遇到的问题是:这个知识我学会了吗?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学会了,那么你的学习就很难有效率。如果这个知识你没学会但是你还不知道,而你认为自己学会了,然后这个知识你就没有真正掌握。而如果这个知识你学会了但是你不知道,你还在不断学习,这样你就浪费了精力和时间,而本来这些力量可以用于学习其他知识。过和不及都不好,精力没有浪费时的产出最高,而费曼技巧恰好可以检测你是否学会一个知识。我们可以使用波士顿矩阵来分析学习,可以分成学会和没学会,停止学习和继续学习,这样就有了四种组合。停止没学会的知识,这是错误的决策,没有完成知识的学习,是不及。停止学习已经学会的知识,是正确的,时间的使用恰好,没有浪费。继续学习没学会的知识是正确的决策。继续学习已经学会的知识,是过度学习,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如表1-1所示)。

表1-1学会的波士顿矩阵

如果使用管理学的生产来类比学习的话,那么学习的人就如同一个生产加工单元,书籍就如同原材料,学习过程就如同原料加工过程,知识输出就如同产品输出,学会的知识就如同合格产品,没学会的知识就如同不合格产品,检测是否学会就如同质检过程,而一般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质检”的缺失,学完知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学完了可能很久之后才能考试检测,就如同生产了一个产品,很久之后才知道是否合格,这样合格率低,成本高,还费时间。而费曼技巧是随时可以检测你是否学会了一个知识,检测手段简单,快速,所以成本低,效率高(如图1-2所示)。

图1-2学习和生产的类比

生产的产品不质检可以吗?学习的知识不检测是否学会对吗?

费曼技巧一个核心作用就是检测哪些知识没有学会,然后你就可以集中力量来弥补这些知识。

本节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费曼技巧是什么。第二部分使论述费曼技巧从哪里来。第三部分论述费曼技巧为什么有效。第四部分论述费曼技巧怎么用。第五部分介绍费曼技巧的使用案例。第六部分使用通用方法论优化费曼技巧(如图1-3所示)。

图1-3费曼技巧的思维导图

1.1费曼技巧是什么?

费曼技巧,或者称为费曼学习法,是一种以教促学的学习方法。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课时,课堂上总是妙趣横生。他善于把枯燥、抽象的知识用简单化、形象化的语言精确的表达出来,前来听他上课的学生挤爆了教室。学生们记录总结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一直被所有从事物理的人奉为经典和圣经(如图1-4所示)。

图1-4费曼给学生解答问题

对费曼而言,科学是一场冒险,而他对于帮助他人想象大自然的结构和美丽的热情也令人钦佩。他相信,要充分理解某个事物,就应该尝试向其他人讲授它。因此,教学是费曼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了屡获殊荣的科学家。费曼也被称为“伟大的解释者”。

费曼技巧分为三步:

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然后拿出一张白纸,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

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使用简化和类比的方法来进行讲解,简化和类比的方法是为了降低问题的难度,有助于小白的理解。降低难度主观上是为了让小白听懂,实际上是让自己真正理解。

第三步:如果你感觉卡壳了,就回头学习。

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最终的目的,是用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1.2费曼技巧从哪里来?

很多文章和视频都说费曼技巧是费曼发明的,然后认为费曼是通过费曼技巧才获得辉煌成绩的,针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一下。

错误陈述1:费曼技巧是费曼发明的。

正确陈述:费曼技巧是斯科特杨发明的。

费曼技巧不是费曼提出来的,而是斯科特·杨根据费曼的故事,得到的一种学习方法,他在《超速学习》一书中提到了这一点(如图1-5所示)。

图1-5费曼技巧的由来

斯科特·杨在他的书《超速学习》中写道:

“我刚读到费曼的故事时,便深受启发,想试着把这许多不同的观察结果,制定为一个我能运用到自己学习上的具体方法。我把这个成果命名为「费曼技巧」,并在我MIT挑战期间大量运用。使用费曼技巧,可以帮助你培养出与正在学习的观念相关的直觉。这可以用在你完全不了解一个观念时,或你对某件事只有一点了解、但真的想把它变成一种深刻直觉时。

方法相当简单:

1.在一张纸的最上方,写下你想了解的观念或问题。

2.在下方空间解释那个想法,彷佛你必须传授给他人。

(a)若是个观念,问你自己,你要如何把这观念传达给过去从未听过的人。

(b)若是个问题,就说明该如何解答;重要的是,要说明你为何认为解题步骤是合理的。

3.当你卡住了,就代表你的理解无法提供清楚解答,请回去找书、笔记、老师,或参考数据,直到找出答案为止。”

错误陈述2:费曼技巧是斯科特·杨根据费曼故事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

正确陈述:《超速学习》中的费曼故事归纳总结不出费曼技巧。

斯科特杨在《超速学习》中介绍成为超速学习者的9个法则,在《第十一章法则8:培养直觉──先深掘,再累积》中介绍了费曼技巧。然后他介绍了建立直觉的4个规则,每个规则都举了费曼的例子。

在“规则一:别轻易放弃困难的问题”中,书中介绍了费曼研究收音机的例子,说明的是他着迷于解决问题,并不轻易放弃。

在“规则二:用证明过程来理解”中,书中介绍了费曼第一次接触李政道与杨振宁的研究成果,觉得这个很难。但是,他从头到尾研究后发现没那么难,用来说明费曼的一个怪癖,他不是遵循别人的答案,而是要自己在脑海中重新建立答案。

在“规则三:永远从具体例子开始”中,费曼喜欢将问题发展成具体例子进行思考,这个书中没有具体的例子。

在“规则四:别欺骗自己”中,引用了费曼的话“别欺骗自己,而你是最容易欺骗的人。”这个也没有具体例子。

然后斯科特杨就说,他受到费曼故事启发而发现了一个学习方法,他把它命名为“费曼技巧”。

从行文逻辑看,斯科特杨举了很多费曼的例子,然后得到了费曼技巧,他应该使用的是归纳推理,但是这些案例我看了很多遍,我觉得归纳不出“以教促学”的费曼技巧。《超速学习》这本书在网上能找到,大家也可以自己试试能不能从书中费曼的例子推出“费曼技巧”。

当然,作者也可以这样进行辩解,他发现费曼技巧的方法不是归纳推理,而仅仅是联想或者其他方法,费曼故事和费曼技巧之间没有归纳推理的关系。

在维基百科上费曼技巧和以教促学(Learningbyteaching)是共用一个词条,而以教促学这种方法在年代就由教育者让波尔马丁系统阐述并实际应用过。

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费曼技巧是不是以教促学的套壳,而套壳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推广。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费曼技巧这个名字是不是特意挑选的,就是为了借助费曼的成就来进行背书?

错误陈述3:费曼是依靠费曼技巧才取得辉煌成绩的。

正确陈述:费曼的成绩和费曼技巧可能没有任何关系。

如上边的论述,如果费曼故事不能归纳推理出费曼技巧,也就是说费曼可能根本就没用过类似这种“以教促学”的方法,那么费曼的的成就就和“费曼技巧”没有任何关系。

斯科特杨在他的书《超速学习》的注释中写道:

“称此为「费曼技巧」或许是不智的。费曼是否明确用过这个方法并不清楚,因此我可能不经意地赋予这项技巧它不具有的显赫历史。”

我自己也看了很多费曼的故事,如果不是有了费曼技巧这个概念,我觉得很难从他的故事中归纳出这种以教促学的方法。

既然费曼技巧不是费曼发明的,而是斯科特·杨发明的,并且从费曼故事归纳推理不出费曼技巧,那么他的书和网站可以提供哪些信息呢?

我们以批判性思维来看看他的畅销书《如何高效学习》和MIT挑战。

斯科特杨在国内有一本畅销书,叫作《如何高效学习》(如图1-6所示)。

图1-6《如何高效学习》中错误的地方

错误陈述4:(斯科特·杨)毕业后他又以超凡的速度,成为麻省理工大学历史上最快毕业的人。

正确陈述:斯科特杨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没有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位,所以不存在毕业一说。

在《如何高效学习》的中文版中,作者介绍里说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快毕业的人,这个我翻看了《如何高效学习》的英文版,里边没有介绍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这句话,应该是中文译者后加的。

错误陈述5:斯科特杨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

正确陈述1:斯科特杨15个月学了MIT4年33门课程。

正确陈述2:斯科特杨15个月学了MIT4年33门课程,但是挂了6门。

正确陈述3:大学毕业的斯科特杨15个月学了MIT4年33门课程,但是挂了6门。

正确陈述4:大学毕业且学过四门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斯科特杨,15个月学了MIT4年33门计算机科学课程,但是挂了6门。

这些陈述是根据斯科特·杨的书《超速学习》和他的博客而获得的资料,他的书网上可以找到,他的博客也可以免费访问。博客地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