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死神遗忘的老人把四任妻子和儿女全熬死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37171.html

对于死亡,很多人都害怕他的到来,即使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例外,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

而长寿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姆巴·戈多可以回答你:“想死”。

姆巴·戈多出生于年12月31日,这个一度被死神遗忘的老人离世时已经是岁。

他熬死了4任妻子,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们相继离自己而去,而他的晚年虽然有孙子、曾孙、玄孙等小一辈,但是强烈的孤独感却依旧让他一心求死。

姆巴·戈多的一生

姆巴的家乡是印尼中爪哇省,他有10个兄弟姐妹,和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姆巴从小就干农活,砍柴捉鱼都不在话下。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抽烟喝酒他也全都在行。

在适龄时结婚生子,努力工作养家糊口,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不同逐渐显露出来,那就是长寿。

父母长辈相继离世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超能力”,毕竟黑发人送白发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慢慢的,他的兄弟姐妹也挨个地去世,这时他也只认为自己只是比别人长寿一点罢了。

或许等他们都走了,也就该自然而然地轮到自己了。

但是死神和他开了个并不好笑的玩笑。

死神挨个带走了老姆巴的子女和四任妻子,却唯独将他留在了世间。

而老姆巴的晚年,也靠着“长寿”的记忆点小小的红了一把。

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询问他长寿的办法,他说:“放宽心态”。

在岁时,他以为自己快寿终正寝了,马上让自己的后辈买好了棺材等物件。

这一放,又是好多年过去了,棺材都腐朽了,老人却依旧健在。

老姆巴受不了了,心想这死神怎么这么玩忽职守?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寻死计划”。

家里人为了防止他自残或自杀,将家里的所有利器都藏了起来。

于是他就拼命抽烟,可自己依旧很健康,这让他非常郁闷。

不是说抽烟对身体不好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不灵了呢?

后来老姆巴得了一场病,这可把他开心坏了,心想这下终于能死了,终于能和自己的已故亲友团聚了。

但是没过几天,病好了,这让老姆巴非常失落,计划又落空了。

老姆巴又过上了等死的日子,吃饭、抽烟、听收音机。

虽然他的身体也偶尔出现小状况,但总是事与愿违,过几天就会自动痊愈。

终于有一天,他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后医院治疗,但是老姆巴却担心自己的病会被治好,于是在住了6天院后,就执意出院。

回到家后的他决心赴死,于是就开始绝食,终于在2天后,老姆巴如愿以偿,登上了死神的摆渡船,终年岁。

这还是他自己主动结束了生命,如果他没有给自己制定“寻死计划”,或许他还可以更长寿一些。

孤独——无形的致命利器

其实纵观老姆巴的一生,并没有什么传奇的点,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受伤会痛,也没有百毒不侵。

但是从他的晚年生活中却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那便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据说,老姆巴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军打仗,而他本人也特别怀念在部队的热血时光,所以经常和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们谈及自己的部队生活,而他们也是老姆巴忠实的听众。

但是随着这一批听众的相继离世,他的光荣历史再也没有了听众,即便有,也可能都是善意的敷衍,所以他也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分享欲。

昨日的街坊邻居今日可能就不在了,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离别总是日复一日地持续上演,老姆巴的心逐渐上了锁,强烈的孤独感将他一点点吞噬,这个世界逐渐的对他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才有了他后来一系列的“自杀”行为。

不愿再开口的老姆巴开始听收音机,试图去了解一下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但是里面播报的内容,早就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收音机对他来说,也就是听个响。

老姆巴经常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他的视力早已经大不如前,没办法聚焦的眼神显得更加空洞和无助。

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姆巴,心理并不太健康。

其实不仅是老姆巴,很多人到了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老化,会产生视力听力下降、行动不便、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与此同时,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第一个原因是社会角色的转变。

之前自己是一家之长,也可能身居要职,说话有一定的分量,也能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年轻一辈可能也不会对自己言听计从。老人们感觉自己不被需要,逐渐地与社会脱离。

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会让老人们感到郁闷,从而出现过度唠叨矫情、疑神疑鬼等异常状态。

第二个原因是理想情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有些老人在晚年期间闲不住,想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依旧年轻。

但是自己的健康状态并不给力,可能会存在感知、记忆力下降等情况,会对一些负面的消息十分敏感,例如丧偶、失去子女等。

老姆巴四次丧偶,多次丧子,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有多绝望和孤独。

在老年群体中,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

长期的抑郁状态可能导致抑郁症的产生,甚至进一步发展成自残、自伤等严重情况。

所以作为后辈,我们要学会倾听老人的心声,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