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结构和作用

在电子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元件可以说是三极管了。可以用NPN型三极管为例子,来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和作用。

上图就是常用的三极管的图片,关于晶体三极管的出现,还要从上个世纪中期说起。当时三位科学家在做半导体的声音信号放大实验,意外地发现通过一端的微弱电流,能够控制另一端比较大的电流输出。通过反复尝试,终于有了具有电流放大效应的三极管出现。三极管可以通过一个微弱电流,来控制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电流,起到放大和开关作用。

当时科学家做的是哪种实验呢,现在有一个类似实验——矿石收音机,可以帮助理解。这个矿石收音机的实验,是利用的半导体的检波功能。(详细内容可以查看二极管检波部分:二极管的原理和应用)

半导体允许电磁波正半周或负半周导通,可以制作收音机。

上图为矿石收音机模型,早期的矿石收音机可以用天然矿石检波。比如使用黄铁矿晶体,调整探针在晶体上的不同位置,可以找到半导体效应的接触点,从而对无线电波检波,得到音频信号。

天然黄铁矿具有规则晶体结构,单晶硅也是有规则原子排列的晶体。当晶体管发明以后,人们用晶体管代替了矿石作为新的检波材料。

晶体管带来了固态革命,为集成电路带来了可能。从晶体三极管的发明以来,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称呼三极管常用到的单词是: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这是双极结型晶体管。其中晶体管Transistor是后来人们发明的一个单词,开始写为Trans-Resistor。本来是可变电阻的意思,因为人们发现的是改变电流的作用,很类似滑动变阻器。三极管一方面可以放大电流,另一方面可以控制通和断。相比滑动变阻器,三极管可以用电信号控制,并且频率快。

三极管按照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锗管和硅管,每种都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与二极管类似N为负极Negative的首字母,P为正极Positive的首字母。(PN结部分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电子电路基础——二极管)

对于硅基NPN三极管,是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的PN结是发射结,集电区与基区之间的PN结是集电结,三条引线称为发射极e(Emitter)、基极b(Base)和集电极c(Collector)

对于硅基NPN三极管,当b点电位比e点电位高零点几伏的时候,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当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高于基极电源。

对于硅基NPN三极管,人们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同时基区很波薄。一旦接通电源后,发射结正偏,发射区和基区的载流子很容易向对方扩散,这股电子流为发射极电流。

Ie=Ib+Ic

在基极提供很小的电流Ib,可以控制集电极上一个较大的电流Ic,这就是电流放大。

三极管有电流放大作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场效应管和功率放大器。

另外,根据三极管可以控制电流通断,应用到逻辑电路中,“非门”中用到了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使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由晶体管为基础的集成电路继续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2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