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冉庆亮齐鲁壹
专心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冉庆亮
有人说对孩子陪伴才是爱,只有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是,我好心好意对儿子一味的陪伴亲密贴乎,却换来他十二分的不满意,真真让人好伤心哟!
那个下午儿子放学后,在客厅的一角做作业,我边看电视边陪伴,谁想,这下竟然捅了马蜂窝,他气呼呼“叭”一下关了电视,说“爸爸,人家做作业呢,别捣乱好不?”
“好的,不影响你!”我这样想着就摸出了手机,抢了会儿红包就玩起游戏。儿子问字,我就让他查字典,问应用数学题,就让他想老师怎么讲的。儿子做完了作业,非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我说,自己先玩,这盘象棋中断要扣分儿的。你猜儿子咋了?他吐了下舌头,啐一句“爸爸真坏”,“嘭”一下带门疯去啦!这还了得,七八岁个孩子,外边跑了那么多车,多危险啊,我当然得陪伴了。孰料,他哭着闹着说再也不理我了!
我心里那个憋屈哟,犹如针扎刀割,满心的疼,鼻子一酸泪就涌了出来。我忽然想起了隔壁的章叔,恨不能立刻把一肚子苦水全倒给他,可是又那么不凑巧,章叔冒雨陪孙女芳芳去学校排练庆“六一”节目去了。
第二天见到章叔,我跟他说起这事,正在晨练的他原本停下认真听我说话的。谁想,他重又操练起来:弓腰叉腿,伸胳膊打拳,“嗯嗯啊啊”应付着我的谈话。这样持续了足足一刻钟,我的气不打一处来,便气呼呼地拔腿就走。他却戛然而止,一个箭步过来,紧紧拉住我呵呵地笑着说,你也体会到被“晾”的滋味了吧。你儿子被你陪伴的心情大概就是如此!
他擦把汗说,不过,我也有过你类似的遭遇。那还是儿子少儿时代,我跟你一样,边陪伴儿子边做自己的事,后来被一位老教师纠正,我经常专心致志地陪伴儿子,结果后来他考入了清华,毕业后投笔从戎,不几年就被授予“优秀军官”,连连升职。现在,我对小孙女的“隔代亲”,更是没说的。我会关闭心爱的电视、收音机,让报纸、手机远离视线,甚至谢绝会客,全心全意倾情投入,认真地倾听孙女的每一句话,不厌其烦地回答她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她学习生活中的过错及时纠正,发现其优点立马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有效的陪伴,使她乐在其中,并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感恩、播爱、上进”这些主流关键词,自然而然驻进了她幼小的心灵,才读三年级,就两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章叔似乎看出我不满足的眼神,接着对我进行了深层次“点拨”:做家长的陪男孩做做“游戏”,陪女孩子显显“臭美”也是必要的。游戏往往带有竞争性,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发展孩子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臭美”不是贬义词,也不是坏事,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母亲与女儿共同创造美,可培养女孩的审美观,从而倡导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的不同角色的人文价值观。
陪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多讲、多说、多汇报,体现孩子的表现“主角”,从而培养孩子的深入思考习惯与自信自强精神及做人处事的责任感。
陪孩子一起外出运动、旅游、走亲访友等,与孩子共同参与、一起交流和享受的环境时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环境的熏陶,享受美、发现美,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热爱与创造的原动力,提高孩子的素养与人文思想。
陪孩子关爱生活,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人和事,与孩子对话和沟通。父母要用长远的眼光和自身的修养影响孩子、教育引导孩子,让他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心灵上得到人文价值的营养。
听着章叔的肺腑之言,我倏然醒悟,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叫陪伴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孩子”,是需要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做出一些牺牲,是要付出时间、精力、爱心和智慧,陪出孩子的自信,陪出孩子的兴趣,陪出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一句话,陪出孩子做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来。
这些天,我按照章叔的陪儿、陪孙女“宝典”去做,乐得儿子手舞足蹈直喊“好爸爸万岁”,说过几个“六一”也不要礼物了,爸爸的天天专心陪伴,就是每天最好最隆重的儿童节!
壹点号忆昔抚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86.html